抗战

《亮剑》20年:为何这部“土掉渣”的抗战剧仍是观众心中的经典?

2025年,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经典抗战剧《亮剑》再次登上荧屏,引发新一轮的追剧热潮。这部2005年首播的电视剧,至今已在各大电视台重播超3000次,网络播放量突破10亿次,豆瓣评分高达9.5分。究竟是什么让这部没有华丽特效、没

李云龙 亮剑 土掉渣 抗战 黑风寨 2025-08-10 07:16  4

大学生走进田间挖掘抗战印记

今年暑期,河北师范大学组建22支实践小分队深入冀中“五一”反“扫荡”线路沿途村庄开展调查研究。学子们走进田间地头挖掘抗战印记,重温抗战历史,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。

大学生 印记 田间 抗战 周洪 2025-08-11 10:28  4

地名里的抗战故事 | 史昌勋:农抗先锋血染曹家庄

史昌勋,1914年生于大桥镇。少年时,赴上海在猪场谋生,每天挨家挨户收取米水泔浆喂猪。后来,他回乡种地,兼做贩卖杂货、食盐等生意,饱尝艰辛。1941年,新四军民运工作队来到史昌勋家乡,开展群众工作。史昌勋凭借贫苦出身、文化见识和过人胆识,受到民运工作队的器重,

地名 抗战 曹家庄 江都县 先锋血染 2025-08-11 10:11  3

抗战指挥部成为红色课堂

在太行山脚下,一座清代宅院静立在河南省辉县市薄壁镇平甸村,斑驳的砖墙上,“陈赓驻平甸抗战指挥部旧址”的门匾庄严肃穆。这里曾是豫北抗日根据地的“指挥中枢”,青砖灰瓦间,历史的回声与新时代的红色传承在此交织。

课堂 抗战 陈赓 辉县市 平甸 2025-08-11 10:13  3

在文学文物中重温永不褪色的抗战精神

“原来这就是茅盾先生的亲笔手稿。这密密麻麻的俊秀字迹,我都能想象到作者创作时的专注和激情。”近期,茅盾手稿《子夜》亮相内蒙古文学馆,几位参观者在参观“时代书写者——茅盾先生《子夜》手稿展”时,仔细地研读手稿内容,不断发出感叹。

文学 文物 抗战 冀中一日 蒲风 2025-08-11 09:25  7

奔走万里为抗战无名烈士“丰碑铸魂”
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安徽定远8月9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讯员 朱蕾)今天上午10时,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王小庙无名烈士陵园,红布缓缓落下,新落成的9座烈士纪念石碑巍然矗立,碑文清晰记载了大桥集战斗等9场抗日战斗简史。一旁,95岁的新四军老兵孙永道

中青报 铸魂 抗战 王海涵 丰碑铸魂 2025-08-09 22:35  6

《从文人到战士:郁达夫的抗战之路》

富春江畔的郁达夫故居见证了一位文学巨匠的成长轨迹。1896年12月7日,郁达夫出生于浙江富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,这座三进式的传统院落承载了他早年的求学记忆。1913年,17岁的郁达夫东渡日本求学,在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就读期间,他完成了从传统士子到现代知识分子的

抗战 富阳 赵廉 郁达夫 赵豫 2025-06-29 03:06  4